正文

北京鼓楼

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建,清嘉庆五年(1800年)重修。下为高约4米的城台,台前后各有券门三道,左右各一道。楼面阔五间,重檐三滴水灰瓦歇山顶。鼓楼是明清两代向全城击鼓报时之处。1924年一度改为“明耻楼”,陈列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有关国耻的实物。现存楼上的一面更鼓,上有刀痕,即为八国联军所砍。

 

 
北京鼓楼,大家都会吟唱起那首何勇的歌“我的家就在钟鼓楼的这边...”这著名的鼓楼就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,是这条繁华的南北向大街上一座经典的建筑,也是老北京城的重要建筑。
 
出了烟袋斜街的东口就可以看到这座高大的建筑了,在我国古时用钟鼓楼来报时,“暮鼓钟晨”,鼓楼在前钟楼在后,鼓楼在北京中轴线景山的北端,它坐落在高达4米的台基上,是一座红墙朱栏与兽脊飞檐的高楼,鼓楼最早修建于元朝,名字叫做“齐政楼”,现在看到的是在明朝时候重新修建的鼓楼。
 
鼓楼的门票10元,据说现在已经涨到了20元。
 
鼓楼小吃街就是烟袋斜街,它是北京城最老的斜街。东起地安门外大街,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,为东北西南走向,全长232米。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《日下旧闻考》一书记载,此街原名"鼓楼斜街",清末改称"烟袋斜街"。烟袋斜街的名字越叫越响,一直流传到今天。
 
据说,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,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,烟叶装在烟袋中。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,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。这条街上的烟袋铺,大都是高台阶,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。
 
黑色的烟袋杆儿,金色的烟袋锅儿,这样的标志真可谓生动形象至极。在烟袋斜街的东口路北有一家“双盛泰”烟袋铺,门前竖着的木雕大烟袋,足有一人多高,粗如碗口一般,金黄色的烟袋锅上还系着条红绸,十分醒目。这“双盛泰”的大烟袋真称得上是北京同行业中的头号大烟袋了。
 
除此之外,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烟袋。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,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,西头入口折向南边,通往银锭桥,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。
 
鼓楼就有地铁站,乘坐地铁2号线,在鼓楼大街下车B出口,乘公交车的话:5、60、107、124、734、834、815、819路在鼓楼站下车,往南就是鼓楼。鼓楼上有时候风很大,在上面看景色的时候大家要注意安全。
 
从鼓楼下来可以去烟袋斜街逛一逛里面有很多著名的小店铺,或者在什刹海周边尝尝北京的小吃,还可以再去景山公园看一看这里关门很晚,这些景点可以放在一条线来玩。
安阳旅游网www.ayhllm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