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

谐趣园

谐趣园,始建于乾隆十六年(1751年),原名“惠山园”。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,南巡至无锡惠山时,非常喜爱惠山寄畅园的美景,命随行的宫廷画师临摹制图。回京后,命督造颐和园的内务府大臣三和在万寿山东面仿建无锡的寄畅园。

 

 
谐趣园自成一体的园中之园。谐趣园中央是水池,环池建有亭、楼、轩、斋、榭等十多座建筑和游廊、石桥,它们错落相间,互为对景,形成了一个绮丽怡静的园林环境。
 
工程完工后,乾隆在《惠山园八景诗序》中写道:“江南诸名墅,惟惠山秦园最古。我皇祖赐题曰寄畅。辛未春南巡,喜其幽致,携图以归,肖其意于万寿山东麓,名曰惠山园。一亭一径,足谐奇趣”
 
1.声趣:入谐趣园,只见一池荷花,亭亭玉立,园内有一丛绿竹,竹荫深处,有山泉分成数股注入荷池。这道山泉的水源,来自昆明湖后湖东端,谐趣园取如此低洼的地势,主要就是为了形成这道山泉,使谐趣园的水面与后湖的水面形成一二米的落差,而在一二米的落差中,又运用山石的堆叠,分成几个层次,使川流不息的水声高低扬抑,犹如琴韵,难怪横卧在泉边的一块巨石上,镌有“玉琴峡”三字。有此一景,使这座园中之园有声有色,可谓谐趣园的“声趣”。
 
2.楼趣:在玉琴峡西侧有一座瞩新楼,这座楼从园内侧看是两层楼,若从外层看,却是一层。原来,谐趣园宫门前是那条下坡路的最低点,继续往前,又逐步升高,可以直接步入瞩新楼的上层,这种似楼非楼的设计,可谓“楼趣”。
 
3.桥趣:谐趣园中共有桥五座,其中以知鱼桥最为著名。接近水面,便于观鱼。取名知鱼桥,是引用了战国时代庄子和惠子在“秋水濠上”的一次有关知鱼不知乐的富有哲理的辩论游戏。一个说,鱼儿游得真快乐;另一个说,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;一个又反驳道:你不是我,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。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,用古人的故事来增添游人的兴味,这是园中的“桥趣”。
 
这就是惠山园的由来。嘉庆十六年(1811年),对惠山园进行了大规模整修。竣工时,嘉庆在《谐趣园记》中说:“以物外之静趣,谐寸田之中和,故名谐趣,乃寄畅之意也。”遂改名为“谐趣园”。
 
安阳旅游网www.ayhllm.com